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542篇
安全科学   477篇
废物处理   213篇
环保管理   523篇
综合类   1891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257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224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Weather variability has the potential to influence municipal water use, particularly in dry regions such as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U.S.). Outdoor water use can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annual household water use and may be particularly responsive to weather,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expected magnitude of these responses varies across the U.S. This nationwide study identified the response of municipal water use to monthly weather (i.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ET]) using monthly water deliveries for 229 cities in the contiguous U.S. Using city‐specif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region‐specific models with city fixed effects, we investigated what portion of the variability in municipal water use was explained by weather across cities, and also estimated responses to weather across seasons and climate reg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municipal water use was generally well‐explained by weather, with median adjusted R2 ranging from 63% to 95% across climate regions. Weather was more predictive of water use in dry climates compared to wet, and temperature had more explanatory power than precipitation or ET. In response to a 1°C increase i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 municipal water use was shown to increase by 3.2% and 3.9% in dry cities in winter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with smaller changes in wet cities. Quantifying these responses allows urban water managers to plan for weather‐driven variability in water use.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钢铁企业安全投资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的评价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可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某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现状分数为83.9分,等级为较好,需着重加强安全培训、劳保品、工业卫生等人因素方面的投资;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HSE) is the measurement of a company's achievement in HS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ceive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all evaluation factors and experts at different levels when HS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s conducted. To improve conventional H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her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was used, 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 method is used in this study by taking experts' weights into account. Further, an HSE operat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o simplify manual and complex assessment process and generate charts and analysis reports automatically. Finally, a case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and system.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当前国内外流行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把握诸多标准模式的原则、路径、结构、方法和共性特征及其可以发挥的具体优点,将研究的标准模式的评价方法归纳为两大类即体系认证审核法和综合考评打分法,并对两类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剖析。体系认证审核法的优点是过程方法、符合性及抽样,考评打分法则提供了安全绩效准则。对吸收融合两类评价方法的优点形成综合性评价方法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企业建立有效、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沿江产业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长江中游沿江产业带发展条件、限制因素和未来发展,指出三峡工程的建设将对长江中游产业的布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防洪作用促进中游两岸大型工业项目的兴建,调整现有沿江城镇的布局,使之结构趋于合理化;电力供应经解能源的紧张状态,改善航运条件,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效益。当然,由于坝下河道冲刷,对现有的码头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冬季水位抬升引起两岸低湖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两岸土壤潜育化和沼泽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子系统,内容涉及养老保险人数、机构设置、基金管理和代际平衡四个子目标。应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0-2001年养老保险建设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基金管理,行政管理和代际失衡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用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而探索耕地补偿制度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应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以地补地”和“缴费补地”的方式相结合。既通过土地整理.在提商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又要落实耕地开垦费.扶持库区的土地整理。从而使库区的耕地占补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槽没冒沙演变规律,可以为筑库引淡蓄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海图和20年来的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以及2003、2004年的现场观测数据,探讨了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3个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潮流脊性质。而蓄淡水库工程建设将有可能使南槽成为适应进出水沙量的新型河槽。  相似文献   
9.
生态型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长期目标,将港口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对如何建设生态型港口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得到45项单因素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港区有所分异,整个评价体系分为5个准则层(生态环境、经济效率、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和10个因素层(大气/声环境、生物资源、基底质量、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循环经济、污染排放、清洁生产、环保投入、社会参与),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分配。进而根据2005年上海港年均生产状况和2006年上半年的港区环境-资源调查,尝试对上海港7种主要类型(集装箱、件杂货/成品、多用途、干散、粮食港区、液散、客运)的15个港区进行了现状评估。然而,生态港评价系统的指标选取、权重制定、评估级别等实践与完善仍需要多学科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参与。最后,项目还提出了水生态健康、航道淤积、生态风险、水陆景观等非定量生态港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抢险统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管道事故抢险方案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为了克服应急抢修方案的种种局限,笔者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抢修方案评价选择模型;考虑可靠性、抢修时间、事故损失、抢险费用、社会影响及政治影响等6类影响因素来评判抢修方案的优劣,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佳的管道事故应急抢修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快速可靠的目的;实例验证,评判模型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抢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